首页 > 国家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

  • 2013-07-18

服务范围:

■饮用水检测 ■36项水质检测  ■106项水质检测 ■桶装水检测 ■天然矿泉水检测
■灌溉水检测 ■景观水检测 ■二次供水检测 ■21项水质检测 ■22项水质检测
■中水检测 ■地下水检测 地表水质检测 ■锅炉水质检测 ■游泳池水检测
■渔业水质检测 ■污水检测 ■废水检测 ■餐饮污水检测 ■排污检测

本实验室可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各种水质检测,数据准确,服务周到,请随时拨打010-51297940咨询,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
2005-07-22发布                    2005-09-01实施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是在《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北京市人民政府1985年10月15日发布)的基础上,依据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制定的。
本标准规定了75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一类污染物13项,二类污染物62项,比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多设立8项。
同时,本标准对北京市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各类医院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等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本标准对污染指标控制的总体水平严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中: 44项指标的限值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当,23项指标的限值严于国家标准;对于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不设单位建设年限区分。
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北京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京政函[1998]18号)]。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振声、董淑英、刘卫红。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级规定了75种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辖区内现有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和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556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1995年7月27日通过,1999年7月30日修正。
《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1984年12月11日发布发布。
3 技术内容
3.1 标准分级和限值
3.1.1 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湖泊、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见附录A。
3.1.2 在划定的II、III类水体功能区内,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的排污口应按照水体功能的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在已进行污水截流的其他水域也禁止新建排污口。
3.1.3 排入北京市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一级限值,其中:向《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划定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排放的污水执行一级限值A;排入其他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一级限值B,限值见表1。
3.1.4 排入北京市III、I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二级限值,限值见表1。
3.1.5 排入北京市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三级限值,限值见表1。
3.1.6 排入设置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限值,限值见表2。
3.1.7 排入未设置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体的功能,分别执行本标准3.1.3、3.1.4、3.1.5的规定。
3.2 其他规定
3.2.1 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 8703的规定。
3.2.2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划定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执行本标准中一级限值A,限值见表1。
3.2.3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划定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外的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执行GB 18918?2002表1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以及表2、表3的有关规定。
3.2.4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III、IV、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执行GB 18918?2002表1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以及表2、表3的有关规定。
3.2.5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执行GB 8978?1996表5的有关规定。
各类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污水中的粪大肠菌群、总余氯(采用氯化消毒时)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控制:排入II、I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排入IV、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GB 8978?1996中二级标准,排入设置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GB 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各类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污水的其他项目执行本标准3.1.3、3.1.4、3.1.5、3.1.6、3.1.7的规定。
 
 
表1 排入地表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凡注明者除外)
类别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一级限值 二级限值 三级限值
A B
一类 1 总汞 0.001 0.002 0.002 0.002
2 烷基汞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3 总镉 0.01 0.02 0.02 0.02
4 总铬 0.1 0.5 1.0 1.5
5 六价铬 0.05 0.2 0.2 0.2
6 总砷 0.04 0.1 0.1 0.1
7 总铅 0.1 0.1 0.1 0.1
8 总镍 0.05 0.5 0.5 0.5
9 苯并(a)芘 不得检出 0.00003 0.00003 0.00003
10 总铍 不得检出 0.005 0.005 0.005
11 总银 0.1 0.5 0.5 0.5
12 总α放射性(Bq/L) 0.1 1.0 1.0 1.0
13 总β放射性(Bq/L) 1.0 10 10 10
二类 14 pH(无量纲) 6.5~8.5 6.5~8.5 6~9 6~9
15 水温(℃) 30 35 35 35
16 色度(倍) 10 30 50 80
17 悬浮物(SS) 10 30 50 80
18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5.0 15 20 30
19 化学需氧量(CODCr 15 50 60 100
20 石油类 0.3 2.0 4.0 8.0
21 动植物油 1.0 5.0 10 15
22 挥发酚 0.01 0.2 0.2 0.5
23 总氰化物 0.05 0.2 0.2 0.5
24 硫化物 0.01 0.2 0.2 0.5
25 氨氮 2.0 5.0 10 15
26 总氮 15 20
27 氟化物 1.0 2.0 5.0 5.0
28 总磷(以P计)
(排入封闭性水域)
0.1 0.5 0.5 1.0
29 甲醛 0.5 0.5 0.5 1.5
30 甲醇 3.0 3.0 5.0 10
31 苯胺类 0.1 0.4 0.4 1.0
32 硝基苯类 0.5 0.5 0.5 1.0
3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0.5 3.0 5.0 8.0
34 总铜 0.1 0.5 0.5 1.0
35 总锌 1.0 2.0 2.0 3.0
36 总锰 0.5 1.0 2.0 2.0
37 彩色显影剂 0.2 1.0 1.0 2.0
38 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 0.6 2.0 3.0 3.0
39 元素磷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1 0.1
40 有机磷农药(以P计)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5
41 乐果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
42 对硫磷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
43 甲基对硫磷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
44 马拉硫磷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5.0
45 五氯酚及五氯酚钠(以五氯酚计)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5.0 8.0
46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l计)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 5.0
47 三氯甲烷 0.1 0.2 0.3 0.6
48 四氯化碳 0.01 0.02 0.03 0.06
49 三氯乙烯 0.05 0.1 0.3 0.6
50 四氯乙烯 0.05 0.1 0.1 0.2
51 1,2-二氯乙烷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3 0.6
52 苯系物总量 1.0 1.2 2.0 2.5
53 0.05 0.1 0.1 0.2
54 甲苯 0.1 0.1 0.1 0.2
55 乙苯 0.1 0.2 0.4 0.6
56 间-二甲苯 0.1 0.2 0.4 0.6
57 邻-二甲苯 0.1 0.2 0.4 0.6
58 对-二甲苯 0.1 0.2 0.4 0.6
59 氯苯 0.02 0.05 0.05 0.1
60 邻-二氯苯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4 0.6
61 对-二氯苯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4 0.6
62 1,2,4-三氯苯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4 0.6
63 对-硝基氯苯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5 1.0
64 2,4-二硝基氯苯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5 1.0
65 苯酚 0.01 0.01 0.2 0.3
66 间-甲酚 0.01 0.01 0.1 0.2
67 2,4-二氯酚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6 0.8
68 2,4,6-三氯酚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6 0.8
69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不得检出 0.05 0.2 0.4
7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不得检出 0.05 0.3 0.6
71 丙烯腈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2.0 3.0
72 总硒 0.05 0.1 0.1 0.2
73 总有机碳(TOC) 10 20 20 30
74 可溶性固体总量 1000 1000 2000 2000


表2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凡注明者除外)
类别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限值
一类 1 总汞 0.05
2 烷基汞 不得检出
3 总镉 0.1
4 总铬 1.5
5 六价铬 0.5
6 总砷 0.5
7 总铅 1.0
8 总镍 1.0
9 苯并(a)芘 0.00003
10 总铍 0.005
11 总银 0.5
12 总α放射性(Bq/L) 1.0
13 总β放射性(Bq/L) 10
二类 14 pH(无量纲) 6~9
15 水温(℃) 35
16 悬浮物(SS) 400
17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00
18 化学需氧量(CODcr 500
19 石油类 10
20 动植物油 100
21 挥发酚 2.0
 
22
总氰化合物 电影洗印(铁氰化合物) 5.0
其他排污单位 1.0
23 硫化物 1.0
24 氟化物 10
25 甲醛 5.0
26 甲醇 20
27 苯胺类 3.0
28 硝基苯类 5.0
2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15
30 总铜 1.0
31 总锌 5.0
32 总锰 5.0
33 彩色显影剂 3.0
34 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 6.0
35 元素磷 0.3
36 有机磷农药(以P计) 0.5
37 乐果 2.0
38 对硫磷 2.0
39 甲基对硫磷 2.0
40 马拉硫磷 10
41 五氯酚及五氯酚钠(以五氯酚计) 10
42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AOX)(以Cl计)
8.0
43 三氯甲烷 1.0
44 四氯化碳 0.5
45 三氯乙烯 1.0
46 四氯乙烯 0.5
47 1,2-二氯乙烷 1.5
48 苯系物总量 5.0
49 0.5
50 甲苯 0.5
51 乙苯 1.0
52 间-二甲苯 1.0
53 邻-二甲苯 1.0
54 对-二甲苯 1.0
55 氯苯 1.0
56 邻-二氯苯 1.0
57 对-二氯苯 1.0
58 1,2,4-三氯苯 1.0
59 对硝基氯苯 5.0
60 2,4-二硝基氯苯 5.0
61 苯酚 1.0
62 间-甲酚 0.5
63 2,4-二氯酚 1.0
64 2,4,6-三氯酚 1.0
6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0
66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2.0
67 丙烯腈 5.0
68 总硒 0.5
69 可溶性固体总量 2000
70 易沉固体(mL/L·15min) 10
1 监测
1.1 采样点
1.1.1 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污水排放方式,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进行监测。
1.1.2 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在排污单位的总排放口进行监测。
1.1.3 采样点应执行GB 8978?1996中5.1条款的规定并按照GB 15562.1的规定设置标志。
1.2 采样频率
执行GB 8978?1996中5.2条款的有关规定。
1.3 排水量
    执行GB 8978?1996中5.3条款的有关规定。
1.4 统计
执行GB 8978-1996中5.4条款的有关规定。
1.5 分析方法


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
A.1 根据GB 3838?2002的有关规定,全国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与水质分类,按照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a)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b)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c)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d)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e)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Previous Next 返回列表

检测电话:186 1263 3342

友情链接 :检测项目  |  国家标准  |  检测流程  |  联系我们

北京检测中心-18612633342

扫描二维码添在线咨询

检测电话:
186 1263 3342
检测微信:
186 1263 3342